5月5日,據多家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蘋果汽車開發案正如火如荼進行中,蘋果很可能委托鴻海來負責其汽車的組裝生產,而蘋果汽車的發布仍將在2025年或甚至是2024年底。
另據臺媒消息,鴻海集團日前在臉書官方粉絲頁上貼出公告,鴻揚半導體擴大征才中!正在尋找SiC半導體技術相關的優秀人才加入!第一階段釋出超過200個職缺需求、40多種職務類型,其中包含制程、設備及研發工程師等各式職務。

蘋果造車“卷土重來”,鴻海隨時待命?
雖然,此前有消息稱,蘋果汽車團隊已經解散,但Apple Car進展和團隊動向一直是備受關注。顯然,Apple Car專案團隊已解散一段時間,若想要在2025年達到量產目標,必須在未來三個月至六個月內組織重組。
近日關于蘋果電動汽車計劃的消息卻又多了起來,似乎向著編者猜測的方向進行。不過,針對市場傳聞,鴻海一向不評論單一客戶與產品。
據悉,蘋果不會推出面向大眾市場的電動汽車,其電動汽車的定位會是10萬美元及以上的高端市場,與特斯拉的Model S爭奪市場。

今天也有最新消息顯示,福特的資深工程師 Desi Ujkashevic 已離開公司,并選擇加入蘋果公司從事 Apple Car 項目。此外,蘋果還將與許多汽車制造商建立電動車合作伙伴關系,包括豐田與旗下凌志(Lexus)、現代和起亞,來推動Apple Car的研發。
由此看來,蘋果汽車的定位將會高于傳統豪華車BBA品牌,預計和保時捷等品牌相接近,并且蘋果汽車更注重科技智能體驗與自動駕駛的能力。
為此,編者從中還了解到蘋果汽車的一些新特性,包括加了優質金屬材料鈦合金的使用,以及將通過iPhone無需鑰匙開鎖。據悉,蘋果現在已經有用于部分寶馬、現代汽車旗下品牌Genesis、起亞及其他車款的汽車鑰匙功能選項。

另一方面,雖然鴻海對代工事宜低調處理,但從此前的動作來看,其也正在不斷加大汽車產業鏈領域的布局與投資,似乎也在吸引蘋果的注意。
不難發現,鴻海集團此次貼出招聘公告的是鴻揚半導體,職缺內容包括技術主管、工程師、專業主管、管理師、組長、技術人員、品檢員等。鴻揚半導體位于新竹科學園區,是鴻?萍技瘓F“3+3策略”中,串聯電動車與半導體重要的一環,目前正規劃制作SiC產品,預計年底完成產線建置并于2023年上線。

實際上,鴻海在2021年8月5日與旺宏電子完成旺宏位于新竹科園區六吋晶圓廠資產買賣契約簽約,在取得該六吋晶圓廠后,鴻海規劃加大投資,把這座晶圓廠轉做SiC產品,目前六吋月產能為2萬4千片,可擴至六吋月產能3萬5千片,除作為SiC研發中心外,也對外提供小量量產服務。未來規劃發展SiC 650V、1200V、1700V MOSFET制程與IR sensor產品,將服務擴大至電動車、數位健康與機器人等產業。
畢竟,目前電動車主要面臨這幾個痛點,一是充電時間太長,二是續航力不夠,三是價格比燃油車貴,而致力發展SiC的鴻揚半導體提供的更高效的能源轉換方案,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瞄準電動車,決戰車用半導體
近年來,鴻海一直在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技術。2020年10月,鴻海集團與裕隆集團共同發布MIH EV開放式電動車平臺,并于2021年1月底發布第一代電動車開發者工具平臺EVKit。2021年4月,鴻海的第一代電動汽車開發者工具平臺(EVKit)正式出貨。
當然,編者也了解到,除了SiC之外,鴻海在功率半導體及模擬IC也有布局。鴻海攜手國巨沖刺半導體火力全開,雙方合資成立的國創半導體近期也大舉招兵買馬,鎖定聯發科、聯詠等島內一線IC設計大廠人才,目標今年中團隊成員擴編近三倍至200人。